口子爷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口子爷 口子爷 贷款知识 查看内容

关于某人贷平台我所了解到的部分真相,最终拿回了200零几万

2023-4-7 18:45| 发布者: laocheng661| 查看: 13272| 评论: 0

摘要: 做财富的守护者,一路同行,一起成长我是一名某人贷的老用户,从15年就开始用某人贷财富。当初下载某人贷是因为我的一个好朋友是某人贷高管(至今仍是团队核心成员),所以一直以来所谓的内部消息多一点,比起其他p2 ...




做财富的守护者,一路同行,一起成长





我是一名某人贷的老用户,从15年就开始用某人贷财富。当初下载某人贷是因为我的一个好朋友是某人贷高管(至今仍是团队核心成员),所以一直以来所谓的内部消息多一点,比起其他p2p来更放心一些。

前段时间,某人贷这个好学生也掉队了(严格说是队伍已经没了),整个行业也跟着官宣清零了,这中间有太多无奈惋惜和不解,不过这里不讨论zz,只谈我所了解到的部分某人贷的情况吧,相信这也是大家更关心的。
先说一下自己情况,我算是个不太成功的创业者,赚过点小钱,后来加入了一家机构做投资,对各类商业模式都有一些研究,对财务算不上专业,但看个报表没啥压力。我高峰时大概在某人贷里面有接近1000万,虽然在某人贷的这个朋友一直说相信会有备案,但看到大环境不断变差我一边提醒他不要当局者迷(他和家人加起来投的不比我少,而且到最后也没撤多少),一边陆续撤到了300万出头(剩下的都是没到期的)。直到打折通道出来,这300万还在里面。出通道当晚我和他简单聊了几句,他一方面跟我道歉,一面建议我过几天他有空和我详聊后再做决定。其实,他说不说我也大概猜到了整个事情的因果关系。政策是最核心因素,其中又以民间借贷利率上限的调整最为关键。其次,为防止一刀切快速收缩信贷门店的事我也早有听说,再加上疫情又对他们主做的资产影响很大,所以其实并没有那么惊讶。我只是简单看了看其他平台出了打折通道后的情况和发展,很快就做了决定,3号凌晨,我在打折通道挂了7折。后来成交和结算花了几天,最终拿回了200零几万。钱到账后我给他发了个微信,他说找天当面给我道歉,我知道他这段时间一定很忙,而且,扣掉打折的损失,这些年我还是从某人贷赚了快200万,于情于理也怪不着他,跟他讲让他先忙,等不忙了再说。
前几天我跟他碰了个面,其实也不是要再问这事,毕竟已经离场,也不想再琢磨,就是快过节了聚一聚,但还是不可避免的聊到了这事。原本他是要求我对聊天内容保密的,确实是因为让我受了损失想对我有个交代加上关系很好才和我说的,但因为一些原因(我后面会讲到)最终同意我把部分内容写出来。我就把我了解到的情况说一下。
先说大家最关心的吧,某人贷或者说某信集团到底有没有钱。某信集团旗下最重要的两块业务就是某人贷平台和某信普惠,曾经还有些孵化或通过投资参与过的业务在过去一年里为了应对危机陆续卖掉了。整个集团最赚钱的时候应该是在2017年,17年之前基本是微亏状态,这也与一直以来他们所说的14、15年行业乱业务并不好做,16年下半年开始改善,17年业务开展良好能够对得上,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查他们之前的采访,整体还是比较实在的。17年的盈利大约在12-15亿(取决于不同的会计准则)。18年结束时按照之前的风险计提标准本可以盈利20亿左右,但由于19年催收政策收紧,加上关店,资产质量下降,考虑需要补提风险,现在回看18年只能做到盈亏基本平衡。19年按18年风险做计提的话勉强可以打平,但是因为还有很多贷款没有完成,且资产质量在疫情后严重恶化,按现在的风险水平做完补提后应该是严重亏损的。问他20年的情况时,他只是笑了笑问我你觉得呢。出于职业习惯,我后来特意查了一下部分上市公司年报,考虑到金融业务本身最重要的成本是风险成本,这里包装的空间非常大,粉饰财报是比较容易的一件事,所以很难严格类比,但考虑到大家粉饰财报一般不会往差包装,分析对比完能看得出他说的这些数字是客观的。考虑到疫情和政策等因素,即使把历史收益和曾经的融资款都考虑进来,某信集团基本丧失垫付能力应该也没有太多值得怀疑的地方。如果大家还不信,我给大家用最简单最粗略的方式算笔账吧,肯定不准确,但也不会差太多。首先说收入,网上盛传某信三年期贷款服务费大约在30%我也看了些判例,大差不差吧。再说这1000亿成交里大概有60%是这类的,另外40%是短期限的,短期限的因为周转速度快所以存量不高。短期限的部分的服务费应该在10%左右。这样算下来,整个集团十年下来的总收入大约在180+40=220亿。集团最高峰时员工数超过2万人,假设平均在岗8000人,平均工资7000元,再加上40%的各种保险,10年下来就要将近100亿人力成本。参考有财报的同类公司,其他成本与人力成本大致相当(这里包括了几百家门店和办公室的房租水电、流量和获客成本、广告费、差旅费、各类软件版权费等等)。这么算下来,只剩下小几十亿可以用来垫付,所以上面说的结论可信度还是很高的。
再说下为什么不早点转型。他说从19年开始某信就一直在努力转型,但是线下门店和线上投放是完全两个商业模式。线下门店模式里,用户和公司的联系是业务员,核心竞争力是跨区域大规模人员的管理,而线上投放核心竞争力是投放渠道的选择和流量费用的优化。所以线下门店的商业模式一旦开始大规模收缩必然风险飙涨,因为失去了借款用户和公司的纽带,为了缓释风险只能逐步收缩,一年多的时间从300家门店关到不到十家已经是极限速度了。18-19年也有段时间某信拿到了很多授信,可以通过机构资金进行放款,但是关于助贷的政策有过很多次反复,后来机构也不敢对接长期限信贷资产了,怕政策再有变化调整起来太慢,某信也只好继续关门店。特意查了一下,近两年的确有不少关于助贷的窗口指导、征求意见稿等等,一会收紧一会放宽,一言难尽。
另一方面,线上投放这个商业模式收缩起来就没有那么多顾虑,速度可以快得多。这也是为什么某些南方平台可以全身而退。至于为什么坚持做线下门店而不是以线上投放为主就涉及到某信主攻的资产类型,小微企业主长期限信贷。这个资产类型相较于消费信贷期限更长、金额更大,完全不适合通过纯线上的方式来作业。而坚持做小微企业主就是几个创始人的初心了。关于这个我确实想说几句公道话,大家现在看到有损失了会骂平台不良心,先抛开到底还有没有钱给大家不说,虽然我也是受害者但我还是想说比起为数不多的那几个做现金贷起家,年化利率四五百,不让干之后转型线上消费信贷还不忘给714导流攒了大把资金最终才平稳落地的平台来,良心还是某人贷要好得多,不明白其中道理就算了,明白了还骂没良心的就有点狭隘了,也不能所有事都只看自己的得失,社会毕竟是一个整体。
再说说为什么发标到最后一刻,是不是骗人。按我朋友的说法,老板们一直在努力争取政策的变化,而且直到最后都看起来是有这个可能的,如果可以备案,或是政策转向温和,老板们应该有办法让用户本息全回。就算最后结果还是不好,当时新业务(短期限信贷)也还多少能赚一点钱,多持续一天就能多填补一点损失,如果更早清退的话大家的亏损要更大。在看过了相关的几个政策的来回反复,我完全相信他在这个问题上没骗我。
关于逾期率,这条我没问他,因为我都能替他回答。年报中公布的逾期情况仅包含了平台自我管理的保证金的代偿,没有包含资产合作方的垫付,因为理论上这个垫付是合作方自愿代替借款人还款,和保证金代偿还有些区别,一个是压根没还上,一个人有人替借款人还了。这个口径本身也是公开的,大家之前在感知上也是几乎没有逾期,因为逾期全部被垫付或代偿掉了,但是后来丧失了垫付能力,所以所有逾期都呈现出来,显得和之前公布的数据差异很大。几乎所有平台公布的逾期率都是这个口径,如果某人贷非公布一个垫付前的也的确没办法打开门做生意了。大家稍微琢磨琢磨应该都能明白,可能对不仔细的用户有一定误导性,但确实也算不上欺骗。
关于法催。一月初最高院对关于民间借贷的规定又做了一次调整,这是在8月份刚出台之后,短短四个月后做出的调整,可见之前那个规定有多么的草率。也正是之前那个规定成为了压垮整个行业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严格按照之前那个规定走,多少年大家都不用想保本的事了。这次调整算是个好消息,不过这个调整已经在团队的预期内了,所谓的三年内保本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也是有了这个基础,法催才有意义。目前法催最大的瓶颈是司法资源问题,即使批量诉讼,每个法院都有一个受理数量的隐形要求,每年不能增长太多,而且法院也很在意结案率,没那么容易敞开受理,毕竟平台上的逾期案件是数以十万计的。这个是团队主要在做的事情,扩展合作法院,提高受理数量。不过,受清退过程中舆情的影响,目前这块的进展并没有预计的顺利,很多法院不愿意承担舆论风险,对于合作比较犹豫。据他说,如果没有这么大舆情的话,进展应该会顺利得多。
最后说说他们团队的现状和这个朋友同意我写出来的原因吧。三个老板还是在以三年内回本为目标在努力,但是核心团队中大部分人认为设定这个目标有些过于乐观了,特别是在经历过清退初期的舆情后,很多合作都变得更加困难了,一线员工流失也比较严重。大家都觉得没必要这么扛着,不如出个方案算了。参考其他大平台,给个几年打充提差的方案先把监管这边的压力缓解了,到时候没钱就拖一拖,中间再在充提差基础上找合作方打折收一收(现在清退的大平台里充提差两三折的都有不少,我就不提名字了),也能持续解决问题,学他们的话平稳落地的概率反而要大很多。但几个老板还想再坚持坚持,还是希望尽量让用户的损失更少。目前核心团队一方面没有全身心的认可这个目标,一方面又看到了太多这个过程里的人间百态(按他的说法是大部分的谩骂甚至侮辱他们都能理解,但是有一小部分人甚至到了阴险和恶心的程度,比如有人利用善良用户的不满情绪把自己包装成维权领袖,然后转身就拿着聊天记录来公司以这些为筹码寻求私兑,被拒绝了还变本加厉,继续忽悠更多用户等等),团队挺迷茫的,能坚持也就是靠着对那些好客户的感情和责任感了。我这个朋友最后同意我写出来的原因也是实在有点受不了,加上目前也没有太多工作,他已经决定节后离职了。
杂七杂八的写了这些,其实目的我也不是特别清楚,也许是跟我的职业有关吧,替这个团队觉得不值,替这家公司感到惋惜。见过太多公司在政策面前的不堪一击,衷心的希望他们能扛过这一关,至少团队能平稳落地吧。

来源:某出借人
(完)

人人贷交流群,供大家沟通交流。

可加微信bjzgc2021,申请加群!

还有很多人没看到,动动手指放在自己的群里!

希望更多人关注“守富”公众号,并在文末留言或者提供线索信息,深扒不良借贷企业。

声明:守富平台只提供分享和交流不作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守富》

长按下面图片选择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分类

手机版|口子爷 ( 鲁ICP备2024117064号-1 )

GMT+8, 2025-10-15 11:59 , Processed in 0.03859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kouziye

Copyright © 2001-202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