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口子爷} 钱不够花去借网贷 林芳有个“秘密”日历本,上面每个月都有不同日期的标注,这些标注对于她来说都是一道道“坎”,因为那是每个网贷平台的还款日。 在这些画圈的日子里,每个陌生来电都会让林芳“一身冷汗”。这些陌生号码往往是催收电话,如果还不上这期贷款,一天收到十几个都不足为奇。 如今她仍未能还清贷款,也不敢告诉家里人,“怕他们知道后承受不住”。自己每个月几千元的收入几乎全部要用来还网贷,还要“拆东墙补西墙”地借贷才能让自己“收支平衡”。 “每次父母打电话总是很关心我,问我在外打拼钱够不够花,我感觉很对不起他们,现在几乎每天都要依靠药物才能入睡。”林芳说。 ![]() 和林芳一样,来自江苏的江睿接触网贷,也是起初感觉钱不够花,想先借用一下慢慢还。 以上内容来自于共青团中央主管、中国青年报主办的中青在线。 最近新闻媒体对网贷报道 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法制日报旗下的法制网《网贷广告无孔不入,就像“牛皮癣”》、《网贷加上服务费,年化利率竟达6480%》、《困在网贷里的年轻人》、《无资质网贷中介暗藏巨大风险》、《求职反被套路背上万元网贷》; ![]() 光明网《加大对不良网贷平台整治力度》; 新华网《擦亮你的眼 远离网络贷款诈骗》; 齐鲁日报《导流至无资质平台、“套娃”式传播,贷款app乱象整治再升级!》; 第一财经《网贷监管升级,各大应用商店连夜排查下架违规贷款 App》; 新浪财经《三胞旗下捷融小贷:信息共享“开盲盒” 用户被导流给线下贷款中介》 …… 金融自律组织发文倡议 7月11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委托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开展贷款网络营销活动的倡议》 近年来,大量金融机构委托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开展贷款网络营销活动,提升了信贷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促进了普惠金融的发展,但是在客户适当性管理、个人信息保护、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促进贷款网络营销活动健康发展,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严防问题继续滋生蔓延,经金融管理部门同意,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呼吁金融机构和第三方互联网平台规范开展贷款网络营销活动,共同遵守本倡议。 一、金融机构和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国家金融管理规定和社会公序良俗,诚实守信,公平竞争,保障金融消费者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个人信息安全,落实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利率管理、互联网贷款、征信等相关规定,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和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二、金融机构和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应当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金融管理规定签订书面委托协议,约定委托范围、各方权责、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数据安全、委托事项变更和终止的安排、违约责任等内容。第三方互联网平台不得介入或变相介入授信审批、合同签订、资金划转等贷款核心环节。 三、金融机构应当建立事前评估机制,按照第三方互联网平台资质能力和承担责任相匹配的原则,从电信业务资质、经营情况、技术实力、服务质量、业务合规和声誉等方面对第三方互联网平台进行评估。合作期内,金融机构应当持续跟踪评估,及时识别、防范、处置因第三方互联网平台违法违规、违约、经营失败和重大负面舆情等导致的风险。 四、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应当事先核实金融机构放贷业务资质,建立经营行为监测机制,发现非法金融活动或违规金融业务,应当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并将线索移交国家有权部门。 五、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合理、诚实守信的原则,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破坏公平竞争,不得实施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六、金融机构和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应当采取必要的技术安全措施,保障数据安全,防止数据泄露、被篡改和丢失。 七、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应当恪守技术服务本位,不得借助技术手段帮助合作金融机构逃避监管,不得违规获取、违规使用合作金融机构的客户信息和业务数据以及个人信息。 八、金融机构和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应当落实客户适当性管理的相关要求,践行负责任金融的理念,将各类贷款产品推介给适当的借款人,不得针对在校大学生、老年人等资信脆弱人群实施精准营销。 九、开展贷款网络营销不得影响用户正常使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以弹出页面等形式开展营销的,应当显著标明关闭标志,确保能够一键关闭。通过自动化决策方式开展营销的,应当同时提供不针对用户个人特征的选项,或者提供便捷的拒绝方式。搭售其它金融产品应当以显著方式提醒用户注意,不得强制搭售,不得将搭售选项设定为默示同意。不得欺骗、误导用户点击贷款营销内容或链接。不得将申请贷款选项设定为默认同意。 十、开展贷款网络营销应当确保金融机构和贷款产品的品牌与第三方互联网平台的品牌相互独立,并以清晰、醒目的方式展示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名称或相关标识,避免金融消费者产生品牌混同。 十一、通过直播、自媒体账号、互联网群组等网络渠道开展贷款营销,营销人员应当为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并具备相关金融从业资质,不得利用或假借国家机关、行业协会、学术机构等名义进行虚假宣传或有可能误导金融消费者的宣传,利用专业人士、文体明星、网红等社会公众或知名人物的名义或形象进行营销应当遵守金融、市场、网信等管理部门有关规定。 十二、贷款网络营销内容应当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并事先经金融机构审核确定,审核材料应当存档备查。 十三、贷款网络营销内容应当以贷款合同条款为准,应当包含贷款主体、贷款条件、实际年利率、年化综合资金成本、风险提示等关键信息。鼓励以上下区间的形式展示贷款实际年利率区间,不宜以“利率低至某数值”等表述引发客户误解。 十四、贷款网络营销内容应当准确、通俗,并以清晰、醒目方式进行展示,不得刻意隐瞒或有重大遗漏。 十五、贷款网络营销不得含有以下内容:(一)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内容;(二)引用不真实、不准确或未经核实的数据和资料;(三)以低门槛、低利率、高额度等进行诱导宣传;(四)法律法规、国家金融管理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 十六、金融机构和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应当加强贷款网络营销合规审查,及时审查通过各类网络渠道开展的营销活动和营销行为,建立营销活动和营销行为的可回溯制度,保存有关视频、音频、图文资料等以供查验。 十七、金融机构和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应当全面履行金融消费者教育和保护义务,引导消费者合理借贷,提醒消费者在签署贷款合同前认真、仔细阅读,贷款金额、贷款期限、贷款主体、实际年利率、年化综合资金成本、风险提示、还本付息安排、逾期清收、咨询投诉渠道、违约责任等关键条款应以准确、通俗、清晰、醒目的方式展示,应采取措施在借款人阅读完合同全部条款后才能签署。 十八、金融机构委托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开展除贷款以外其它金融产品网络营销活动参照本倡议。 十九、鼓励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向协会备案APP等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 随着近来中央级媒体对网贷负面新闻的不断报道,结合最近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三部委联合发布的第1号文件《关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工作安排的公告》,网贷从业者要开始警醒了,不要因为逾期率和坏账率增加,开始盲目增加对客端价格;不要因为逾期率和坏账率增加,开始加大无底线催收力度;不要因为获客难度增加和放款量减少,开始套路借款用户。 当下我们正处在整个社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发展新旧动能换挡期,此时一味的追求效益而忽视民生是不可取的!一味追求经济而忽视政治是不可取的!一味追求短期利益涸泽而渔是不可取的! 内容来源: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法制日报、第一财经、光明网、中青在线 历 您贷款周刊:银保监会批准的消费金融机构名单 史 您贷款周刊:银保监会批准的民营银行名单 文 您贷款周刊:2023年中国商业银行100强排行榜 章 您贷款周刊:趣店、乐信、信也、嘉银、小赢等9家金融科技2023年成绩单公布 作者说明:请点击关注,我们将会刊登更多贷款类金融资讯和知识。 作者感恩:感谢领客旗下MO钱包—资金路由平台和MO信通—云通讯平台提供资金赞助支持。 |
手机版|口子爷 ( 鲁ICP备2024117064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5-13 07:24 , Processed in 0.06186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kouziye
Copyright © 200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