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子爷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口子爷 口子爷 贷款知识 查看内容

漠北决战:农耕民族与游牧部落的巅峰对决

2024-5-10 05:37| 发布者: a356214016| 查看: 53695| 评论: 0

摘要: 作者:{口子爷}刘邦服软新皇帝上任三把火新皇帝上任三把火,第一把,刘邦就烧向了匈奴。公元前201年,也就是汉朝建立的第二年,韩王信(此韩信非彼韩信)造反,投靠了匈奴。刘邦感到很没面子,率三十多万大军御驾亲 ...
作者:{口子爷}








刘邦服软

新皇帝上任三把火

新皇帝上任三把火,第一把,刘邦就烧向了匈奴。
公元前201年,也就是汉朝建立的第二年,韩王信(此韩信非彼韩信)造反,投靠了匈奴。
刘邦感到很没面子,率三十多万大军御驾亲征。结果中了对方诱敌深入之计。十万大军被匈奴四十万骑兵围困在小城白登七天七夜。
从这一点看,韩信对刘邦的评价还是很中肯的——陛下,您最多只能带兵十万。上一次,刘邦统兵56万攻彭城,也被项羽打得稀里哗啦(参看:《30000 pk 560000 看楚霸王的神级操作》)。


回到正题,刘邦最终还是率军从匈奴包围圈的一个薄弱地带实现了突围。
一个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刘邦采用了陈平的计策,重金贿赂了匈奴首领的夫人,通过枕边风让单于故意留了一个口子,让汉军溜掉。
这就有点演义了。战争不是儿戏,单于更不是爱江山更爱美人的多情种,眼看就要擒住大汉皇帝,因为老婆几句话就放人?不要说当时匈奴的单于是一代雄主冒顿,就是一个平庸之主也不可能在战场上干出这种可笑的事,手下的兄弟们也不答应啊!
那刘邦怎么脱险的呢?这还要从冒顿说起。
这是位狠人,为了夺得首领之位,不惜杀了自己心爱的妻子和亲生父亲。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他就不可能因为老婆而放刘邦一马。
冒顿是公元前209年也就是秦二世元年当上单于的,随后他东征西讨,征服了包括楼兰、乌孙等20多个国家,控制了西域大部分地区,统一了北方草原,几乎和汉朝同步崛起。
因此,蒙恬时代,匈奴尽管实力也很强,但毕竟还只是草原上的一个部落,地盘、人口都有限,但刘邦亲征时,冒顿已经把草原上一众小兄弟全都收编了,实力大增,今非昔比。
对手变强,自己却变弱了,经过秦末混战以及四年楚汉战争,中原凋敝。作为天子,刘邦出行连四匹同样颜色的马都凑不齐,丞相上朝都坐牛车。
和匈奴这种草原民族打仗,没马只有被动挨揍的份。作为对比,看一下冒顿的部队,围困白登的四十万精锐骑兵,分为四个方阵,在西方的全是白马,在东方的全是青马,在北方的全是黑马,在南方的全是赤色马。
所以,以步兵为主的汉军劣势很明显,追不上,打不着,即使有少量的骑兵,和善于骑射的匈奴比,马不行,人也不行,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当然,汉军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有一点是匈奴比不了的,防守。
经过多年战争洗礼,中原军队军事素养比较高,协调配合能力强,尤其步兵密集结阵,可以有效克制骑兵冲击。
事实上,自战国以来,在中原,骑兵长期是辅助,主要负责侦察、袭扰,配合步兵行动。像项羽彭城大战那样全骑兵作战是极为罕见的,骑兵在中原“兵种之王”还要等到马镫发明之后。
因此,匈奴也遇到一个问题,就是追得上、围得住,就是啃不动。面对汉军的铁桶阵,匈奴数次进攻无功而返。
这个场景有点像某种足球比赛,一方选择放弃进攻,全都退到自己后场防守,恨不得摆个10—0—0的阵型,我不射门,你也休想进球。


局势很明了,双方都想赶紧结束这场无聊的比赛,因此,汉军突围成功更像是刘邦和冒顿的一种心理默契。
但这一仗确实让刘邦见识到了匈奴的力量,为了确保边境的安稳,暂时只能采取守势,以金钱赎买和平是最现实的策略。
半个多世纪之后,英气勃发的刘彻继位,是为汉武帝。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不想再继续这种“屈辱”的政策了。
大汉反击战开始了。
                 
汉武逞强

皇帝的“七年之痒”

在皇帝位子上经历了“七年之痒”后,公元前133年,刘彻开始了对匈奴的进攻。
这位雄心勃勃的皇帝希望毕其功于一役,他设计了一个自认为完美的战术,将单于引诱至马邑城,大概在今天山西朔州一带,然后围而歼灭。颇有些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意思。
为此,大汉皇帝调集了30万大军参与此次行动。可惜,计划泄露,匈奴没有上当,但双方梁子结上了。
四年后,匈奴真的来了,他们大规模劫掠上谷郡(今河北怀来一带),汉军借此发动了自白登之围以来第一次对匈奴的大规模攻势。
卫青首次在对匈作战中亮相,汉武帝授予他车骑将军,命他直出上谷,与他同时出击的还有其他三路,领军者分别为公孙敖、公孙贺和李广。
只有卫青获得小胜,斩敌700余名,公孙贺压根没碰到匈奴,公孙敖损失了7000骑兵,遭遇匈奴主力的李广最惨,全军覆没。
第一次交手,汉武帝吃了大亏。
自此,汉军长了记性,不再多路出击,而是集中兵力尤其是集中使用骑兵。
之后,卫青开始主导对匈作战,从公元前129年到公元前121年,他连续带兵出战,向西收复了丰美的河西之地,向北恢复了云中、雁门的北界,从战略上逐渐扭转了对匈被动局势。
期间,一位年轻的将军霍去病横空出世,创造了追敌数百里、斩首2000人的战绩,被汉武帝封为冠军侯,风头直追他的舅舅大将军卫青。
时间来到了公元前119年,汉匈迎来了一场历史性的大决战,这一仗不仅是农耕民族与游牧部落在军事上的巅峰对决,也是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一次前所未有的激烈碰撞。
卫青、霍去病将因此战奠定他们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独一无二的历史地位。

帝国双璧

卫青、霍去病

漠北之战,汉武帝为卫青、霍去病这对甥舅准备了十万骑兵。两人各率五万,分别出定襄、代郡,深入漠北两千里,寻歼匈奴主力。
此时,漠北的匈奴正目不转睛地盯着这支规模空前的大军。



当时在位的单于是伊稚斜,这也是一个狠人,他是军臣单于的弟弟,军臣死后,伊稚斜杀了自己的侄子,夺了王位。
面对大汉连续的强势攻击,伊稚斜主动示弱,不断后退,将决战之地定在漠北边界。
伊稚斜的战略明确:以逸待劳。
在他看来,汉军经过长达千里的沙漠跋涉,一路缺水少吃的,等他们疲惫不堪时给予致命一击。
应该说,伊稚斜的想法没有问题,但他忽略了一点,他的对手是卫青和霍去病,妥妥的一对王炸组合。


他更低估了汉武帝的决心,为了这一战,大汉朝廷把家底都押上了,十万骑兵背后是几十万步兵和民夫组成的后勤部队,好几个人伺候一个骑兵,就为让这些精锐吃好喝好,不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当从沙漠深处走出来的汉军出现在匈奴面前时,并不是伊稚斜想象中的狼狈、疲倦,相反,个个脸上都是长期寻找后终于见到猎物时的兴奋和杀气。
发现匈奴后,卫青命部队以车为栏,车骑协同,做好防守,先稳住阵脚,随即派先锋部队展开试探性攻击。
到这个份上,伊稚斜只能咬牙上了。
一开始,双方势均力敌,未有胜负。战至中场,突然起了大风,一时间黄沙漫天,以骑射为主要作战方式的匈奴渐落下风,卫青敏锐捕捉到战机,催动主力大军乘势压上,匈奴败退。
此役,卫青歼敌近两万人,伊稚斜在乱军中仅带少数部队脱身。
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浪”霍去病比他的舅舅还要生猛,他的五万精锐骑兵更像一个超大规模的特种兵部队。
不像卫青的沉稳,遭遇匈奴左贤王的霍去病没有试探,直接全军出动,向匈奴发起集团冲锋,匈奴力战不敌后撤退,汉军紧咬不放,斩杀匈奴7万余人,并一直追到了狼居胥山(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一带),留下来封狼居胥的传奇。
这一战彻底把匈奴打残了,自此,“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
这是霍去病的最后一战,也是卫青的最后一战。
漠北决战两年后,霍去病英年早逝,年仅24岁,又十年后,大将军卫青也因病去世。
军事密码

专业解读

最后一节了,说点专业的。
为何在匈奴的地盘,汉军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战绩?
基本盘当然是经过几代人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汉朝国力大增,汉武帝有了足够的资本和底气去打硬仗了。
今天,煮酒君主要从军事角度总结两点:
一是,长途奔袭能力。
中原军队在和游牧部落作战时,常常面临的苦恼是机动性不足,追不上人家。
但在卫青、霍去病对匈作战时期,汉军长途奔袭能力有了极大提升,动辄追击千里。从这一点推断,汉军骑兵大概率一人配置了两匹马,有能力保持速度和耐力。
也正因为有了长途作战条件,汉军才可能在大漠中实施突袭战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二是,集团冲锋战术。
中原军队与匈奴骑兵相比,劣势在于骑射,优势在于搏杀。
也就是说,远距离交战,中原军队远不是草原民族的对手,骑术不行,射术更差。
但近距离白刃战,中原军队则可以凭借纪律性、装备、技能等优势占居上风。
卫青、霍去病充分研究了双方的作战特点,将中原军队作战时集团冲锋战术移植到草原和沙漠战场,宁可在冲锋前期忍受一定的伤亡率,也要和匈奴近战肉搏,以己之长攻其之短。
这种玩命的打法对匈奴产生了极大震慑,很容易令其丧失斗志,将对攻战演变为追击战。
小结一下,卫青一生七伐匈奴,霍去病则六次出击,这对战神所向披靡,建功无数。正是他们的赫赫军威给后人留下了那句名言: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结语
漠北大决战对匈奴是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同样,大汉也是元气大伤。
但汉武帝似乎患了偏执症,在后卫霍时代,他毫无必要地又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对匈作战,结果均以失败告终。
连年大战,军费猛增,国力日衰,汉武帝早已耗空了国库,不得不通过大幅增加赋税、盐铁专卖等与民争利的措施筹集军饷物资,致使百业凋敝、民生维艰。太史公甚至评价汉武帝有“亡秦之失”。


为此,晚年的汉武帝一度发表“轮台罪己诏”,反思自己穷兵黩武、横征暴敛的错误。在诏书中,汉武帝自省: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
话说得很实在,就是醒悟得有点晚了。
套用那句俗话,大汉王朝成也汉武,败也汉武。 参考文献:司马迁:《史记》李硕:《南北战争三百年》, 世纪文景 /上海人民出版社莲悦:《胡马北风啸汉关:汉匈百年战争》, 生活·读书 ·新知 三联书店陈序经:《匈奴史稿》,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勒内·格鲁塞 [法]:《草原帝国》,中国政公出版社
编辑/设计:子睿责任编辑:寒冬来源:央视网《煮酒》栏目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分类

手机版|口子爷 ( 鲁ICP备2024117064号-1 )

GMT+8, 2025-7-9 05:26 , Processed in 0.04918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kouziye

Copyright © 2001-202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