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子爷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口子爷 口子爷 贷款知识 查看内容

【致富】村支书5年自掏腰包通水、通路又通灯,只为一件事...

2024-4-14 16:49| 发布者: ccxd| 查看: 71923| 评论: 0

摘要: 作者:{口子爷}有这样一位特殊的支部书记,从2012年到现在,5年时间,他先后被派到山东寿光市的5个村担任第一书记。只要他进驻工作过的村子,都能迅速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面貌为之一新。现在,他连党员组织关系都从市 ...
作者:{口子爷}



有这样一位特殊的支部书记,从2012年到现在,5年时间,他先后被派到山东寿光市的5个村担任第一书记。只要他进驻工作过的村子,都能迅速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面貌为之一新。现在,他连党员组织关系都从市里转到了村里,从驻村第一书记变成了村支书。

三个月解决二十年人地矛盾,大公无私拿亲戚开刀

行走在寿光市台头镇李王庄村,一条条道路笔直、干净,村委大院的群众活动中心平坦、宽敞。



△夜幕刚刚降临,忙完农活,收拾完家务,村民们自发来到这里,扭起秧歌,跳起广场舞。

但是在一年多前,李王庄村的情况却大相径庭。

山东省寿光市李王庄村村委会主任张兰祥:村里的水沟都塌了好几年,来到雨季之后,水没法疏通。就是村(委会)里面破破烂烂,,文化广场也没有一个整数的健身器材。

而比硬件设施破旧、老化更严重的是,村委班子已经瘫痪,工作陷于停顿。

张兰祥:村里工作非常复杂,没有人敢干这个支部书记。

李王庄村的集体土地从1997年之后就再没调整过,有的人家人口增加了却无地可种,而有的人口少了却仍然占着地。以前的村委班子一直回避这件事,就怕一说调整土地,会捅马蜂窝。村干部遇到难题往后躲,在群众心目中,威望自然就下降了,渐渐的,凡是村里的事,大伙都不热心了。

就在李王庄村乱成一团麻的时候,崔庆春被组织部门“点将”进驻到了李王庄村。2012年,在农作工作了24年的崔庆春被调任寿光市总工会副主席,没过多久,寿光选派“第一书记”推动“包千村联万户”活动开展起来了,不到两个月,他又再次回到了农村。



△从2012年到2014年,先后进驻了“蔺家村、桥子村、马家茅坨村”担任第一书记。

2015年来到李王庄村,已经是他进驻的第四个村,面对李王庄村这样一个烂摊子,崔庆春决定先办几件大伙看在眼里,解决起来难度又相对容易的实事。

张兰祥:书记过来以后啊,帮助我们水沟疏通了,村委大院、文化广场健身器材、亮化路灯,我们6条东西街,一条南北街,都有高标准的路灯。当时整修的钱没下来,他就从自己的工资里拿出来一万块钱。

山东省寿光市王庄村党支部书记、山东省寿光市彭家道口三村第一书记崔庆春:事不是很大,但是老百姓期盼快办的事情。所以我通过拿钱办了这件事,民心和干部的心就连在一起了。



△路修了,沟通了,路灯也亮了,村容村貌一下子改变了许多。

老百姓心里有杆秤,开始对这位第一书记有了好感。但通过多次入户走访,崔庆春发现,李王庄村的症结还是在集体土地调整上,这个拖了将近二十年的陈年旧账不解决,村民心里的气儿就捋不顺。

有位叫陈文秀的大爷,家里有九口人,五口人没地,只要一提起土地,他就愁眉不展。

熟悉农村社情民意的崔庆春,带领李王庄村委会广泛征求意见,拿出了一个调整方案——让多占地的村民适当退出一部分土地,如果不愿退地,就补交一些款项,用来补贴给那些缺地、少地的村民。



△这个方案一公布,像陈文秀大爷这样多年来缺地的村民一下子高兴了。

但另一边,那些多占了地的村民却无法接受。

山东省寿光市李王庄村王广和:我肯定有这个想法,头十年二十年没有提过,来找我交钱我心里很不乐意。

村民王广和,老伴过世了,女儿出嫁了,但他却一直种着两口人的集体土地。

王广和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崔庆春特别耐心给他讲道理,都是一个村的乡里乡亲,的确有很多人家是人多地少,连口粮都紧张,而他却多种了将近八亩地。算了这笔账,老王心里的结有点松动了,但他还是抱着观望的态度,想先看看别人有谁会先退地、交钱。

让老王想不到的是,李王庄全村第一个主动退地的,竟然是崔庆春自己的一个亲戚。

崔庆春:一个远房亲戚。他多种了四口人的地,要交五千多块钱。我在干书记,他想沾点光,但是呢我正好拿他开刀。如果没亲戚,我不可能找你带头。因为有这个亲戚,我才找你带头。

记者:你也不怕落埋怨?

崔庆春:我不怕。干工作如果是怕埋怨,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崔庆春的亲戚都拿出钱来了,王广和和多占地的村民们最终心服口服地交上了补偿款。

王广和:办公大公无私,人民就拥护。我为啥心甘情愿,我心里觉得书记中(好)啊,办的事对啊,交上了心里很敞亮。

李王庄村拖了近二十年悬而未决的人地矛盾,就这样被崔庆春用不到三个月时间解决了,这个被上面派来的驻村第一书记一下在村民心目中就树立了威信。

崔庆春:一开始都称呼我崔书记。几个月以后啊,都叫我老崔,我感到非常的亲切。

崔庆春在李王庄村担任第一书记期间,恰逢李王庄村换届选举,作为驻村干部的崔庆春被大伙儿“盯”上了。

崔庆春:组织安排我把党员关系转到村里,由党员来选举,我当时也是心里不知底,到底能选上选不上,我有压力。



△最终,崔庆春在换届选举中被全票选举为李王庄村党支部书记,村里的百姓都说,老崔是他们自己抢来的“当家人”。

崔庆春:第一书记是组织派的,但是支部书记是党员选的,也是验证我自己对群众威信的一个方面。

其实,村里很多人不知道,就在李王庄村调地、换届选举的那段日子,崔庆春的老父亲一直生病住院,最终医治无效去世了。但为了村里的发展,老崔留下了无法弥补的遗憾。

崔庆春的母亲今年也已经年过八旬了,距离李王庄村只有四五里路,但崔庆春很少有时间看望老母亲。



△这一天,崔庆春抽空回了趟家,老母亲一见面就一个劲的埋怨他。

崔庆春站在院子里陪母亲聊了会天,连屋子都没进就又走了,老母亲只好坐在家门口,盼着儿子下次能早点回来。

从家里出来,崔庆春想到刚才老母亲抱怨自己忘了她了,平日里侃侃而谈的他,陷入了沉默。

崔庆春:作为一个儿子,让母亲对他这么一个评价,确实我感觉非常心酸,但是我无怨无悔。

虽然在自己父母跟前尽孝的时间少,但崔庆春对村里的老人却时时惦记在心上。



△听说村里的王秀荣老人这两天又犯胃病了,冒着38度的高温,崔庆春赶紧去看她。

82岁的王奶奶,是位孤寡老人,多年来一直独自住在这间破烂的土坯房里。一进王奶奶家,崔庆春就开始打量起来,看看王奶奶锅里是什么饭,又看看她吃得是什么胃药。

崔庆春一直很担心,王秀荣老人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今后的日子谁来照顾她?不过,李王庄还有一户人家,眼下才最让老崔发愁。



△到了中午吃饭时间,张明然一手端着菜碗,一手扶着墙,吃力地向另外一间屋子挪动。

十多年前,张明然突然得了一场怪病,腿脚行动不便,丧失了劳动能力。尽管拖着沉重的病体,但他却很孝顺自己88岁的老母亲,一日三餐都是亲手做好,再端到母亲的屋里。

老人告诉记者,自己已经黄土埋到了脖子,眼下最放心不下的就是相依为命的儿子。

这对母子虽然依靠低保,能够勉强维持温饱,但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一旦有个三长两短,就是这个家的灭顶之灾。

崔庆春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每次来到这些困难群众的家里,他的心里就很难受,总希望能多帮他们解决一些实际的困难。

李王庄的村民说,因为崔庆春对农村工作有思路、有办法、有感情,被村里抢来成了村里的当家人,所以他们给崔庆春起了个外号,叫红包书记。不仅如此,今年2月份,他还被派驻到另一个老大难村——彭家道三村兼任第一书记。

一个月前,崔庆春又因为丰富的驻村工作经验,被任命为寿光市扶贫办副主任。一个人“身兼三职”,他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眼下,最让他惦记的,就是如何带领大伙找到一个好的致富门路。

产业扶贫寻找农村致富门路,俯下身子解决群众的“急、难、愁”

台头镇马家茅村的村民马会亮,身患残疾,无儿无女,居住的这个院子,也是借亲戚家的。驻村期间,他听说马会亮有修鞋的手艺,年轻时凭着这门手艺还能赚钱养活自己,就找上门去帮马会亮想办法。从2014年秋后,马大哥就开始操起原来的生意。

这天,崔庆春又来到马会亮家,一进门崔庆春就发现,马会亮刚刚住院做了个手术。身体状况不如从前了。看了马会亮家的状况,崔庆春更坚定了自己的决心,村里应该建立稳定的产业,给这些困难群体提供一个依靠。

崔庆春告诉记者,以前驻村,他能做的就是靠自己的力量争取帮扶资金来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但今年担任市扶贫办副主任之后,看得更多、思考的问题也多了。他越来越觉得,仅靠社会资助并不能解决长远问题,必须走产业帮扶的路子。



△东斟灌村通过土地合作社、蔬菜合作社给村里的老人、妇女在家门口提供了工作机会,崔庆春决定去取取经。

斟灌村书记:两个合作社,土地供应合作社,每年固定分红八百块钱,蔬菜合作社每天打工,每天还有固定的收入。

在东斟灌村的这个彩椒交易市场,崔庆春认识了农民于忠义。三年前,于忠义心脏做手术,一下欠了将近十万元外债,也失去了生活来源。

后来,于忠义把自己土地拿出来流转,参加了村土地合作社,每年每亩地分红800元。他和老伴两个人每天在蔬菜合作社装菜,还能再收入两到三百元。



△合作社里别人不要的菜,他都拉回家养羊,几项收入加起来,现在他不光脱了贫,还走上了致富路。

东斟灌村这个产业脱贫致富的路子给崔青春很大启发。寿光的很多村子都具备这样的条件,他盘算着,下一步在几个条件成熟的村子可以尝试推广。

考察完东斟灌村的合作社,崔庆春又马不停蹄赶往彭家道口三村,这个村是他2016年刚刚被派驻的村子,也是他的第五个对口村。在村委会的临时办公场地,崔庆春和村民代表们交起了心。

上世纪90年代,彭家道口三村曾经有五、六家村办企业,是十里八乡老百姓都羡慕的富裕村,但近些年,随着村办企业衰落,村里的境况开始一落千丈。更严重的是,因为复杂的历史原因,十多年来村委会居然拖欠了村民上百万的粮食补偿款。这样一来,村委班子在群众眼中威信扫地,村里的大事小情也都无法开展,甚至有村民长期占用着已经倒闭的村集体面粉厂。而这个面粉厂的场地,村委会原本打算用来修建村委办公场地、党员活动中心和群众活动中心。今天的这个座谈会,崔庆春一把这些事情提出来,现场马上炸开了锅。



△一翻起村里的陈年旧账,村民们就气不打一处来,崔庆春坐在中央,静静地听大家伙倾诉着常年来积压的怨言。

山东省寿光市彭家道口三村村民:你欠老百姓的钱,在老百姓前面说话,说出来他们(村干部)的可信程度就低了。

山东省寿光市彭家道口三村村委委员隋全富:第一就是饮水井没有建,第二个有一大部分路灯没有上,再一个就是我们1400口子大村没有文化广场和老年人、党员活动中心。

各种新旧矛盾叠加到一起,彭家道口三村的问题真是剪不断理还乱。而崔庆春又被派到这个村里来,第五次担任“第一书记”,就是要解开这团乱麻。

崔庆春:老百姓需要办事很多,也很急。我进村的目的,我就想让老百姓知道,我这干第一书记,并不是来搞挂名的。

可是,修路、建机井房、装路灯都是容易办到的事,即使崔庆春自己垫付点工资也还在能力范围之内,但村里很多矛盾,根源在村委会拖欠村民的上百万粮食补偿款,这个问题一天不解决,村里的很多事情就无法理顺,但这样一笔巨款上哪里去筹措呢?着实让崔庆春犯起了难。

山东省寿光市彭家道口三村村民:唯一办法就是集体增加收入来偿还老百姓这个钱。

除了想方设法偿还历史欠账,解决村委会办公场地的问题也是让崔庆春发愁的事情。



△在这个临时借用的场地,一边是村委会的公共场所,另一边用简易隔板一遮挡就是崔庆春驻村的宿舍。

倒闭的村办面粉厂厂址被一位村民占着不还,计划中的公共场所迟迟无法开工建设。这天,崔庆春又来找村民做工作,但是和前几次一样,又是铁将军把门,吃了闭门羹。



△这份合同上清楚地写着,占用这个面粉厂的村民,早在几年前,就应该将场地退还给村里。

可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合同并没有执行。看似只是一个办公场地、活动场地的问题,不过熟悉农村情况的崔庆春说,这件事却关乎村委班子在群众中的威信。

崔庆春:历史遗留问题,现在正在清理。非常难的事情,但难我们也要解决掉。

崔庆春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过去五年,自己每到一个村子,都会遇到各种各样棘手的问题,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在村里工作,他有一条独门秘笈。

崔庆春:作为一个农村干部,工作中必须要坚持三真与三心,必须有爱心,有诚心,有耐心。带着真感情,用真心给老百姓办真事。

崔玉春五年进驻五个村,如今他身兼彭家道口三村第一书记、李王庄村支部书记、市扶贫办副主任三职,一个人干着三个人的工作。但崔庆春感觉,这三个岗位有一个共性,就是都需要俯下身子,解决群众的“急、难、愁”。

崔庆春:很多人问我,你这个年龄了,调到扶贫办,又干第一书记、支部书记,累不累呀?我说,也感到累,我比以前工作任务重了,但是群众这么拥护我,支持我,我一点都没感到累。

中共寿光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徐莹:他既是我们第一书记包村扶贫这项工作的参与者五年,又是我们整个这项工作进展发展的这么一个见证者,同时也是第一书记这个群体中比较突出的优秀代表。

近年来,寿光市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截止目前,寿光市还有十个省级贫困村,贫困户1751户,3326人。五年来,为能增强基层党组织在扶贫攻坚战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寿光市累计选派了278名第一书记进行包村扶贫工作。

中共寿光市委组织部部长:群众得到了实惠,他们的利益诉求,一些急事、难事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同时我们村的党支部得到了进一步的建立和健全,组织坚强有力,党支部的威信树立起来了。

【半小时观察】用仁者之心破解乡村难题
五年连啃五块帮村扶贫的硬骨头,从上级派驻的“第一书记”到村民自发拥护的“村支书”,崔庆春在扶贫攻坚的一线,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书写了人生传奇。每一个乡村都是一个社会的缩影,都存在各种纠缠复杂的矛盾和难处。

崔庆春却像一个技艺高超的医生,望闻问切,诊脉开方,剥丝抽茧,药到病除。他的高明固然因为有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熟悉农村的社情民意,能抓准群众最关心的痛点,化解矛盾,凝神聚力。更在于他有一颗仁者之心,就像节目中总结的,当好村里的当家人,秘诀其实很简单,就是要俯下身子,解决群众的“急、难、愁”。把百姓放在心上,任何难题也就容易找到破解的答案。
你会喜欢

▶【商机】人人都说的VR到底能干嘛?怎么从这赚钱?

▶【提醒】身份证复印件不加这几个字,可能让你倾家荡产!



来源: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刘莹 张明)

本文编辑:李天路



为村支书点赞!↓↓↓欢迎分享~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分类

手机版|口子爷 ( 鲁ICP备2024117064号-1 )

GMT+8, 2025-7-8 02:11 , Processed in 0.04998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kouziye

Copyright © 2001-2025

返回顶部